赠我阿泓非姓陶,木家居士漆园曹。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曹居士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赠我阿泓非姓陶,木家居士漆园曹。

闲来偶仿濠梁趣,兴至常吟落木秋。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赠给我的这泓清泉并非姓陶(暗指陶渊明之“桃花源”意境),而是来自那位以木为家、自号居士的漆园曹(暗指庄子,因庄子曾任漆园吏),闲暇时偶尔模仿庄子的濠梁之辩,兴致来时常常吟诵落叶知秋的诗句,不向人间争名夺利,只将心事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月华如水,松风阵阵,小径自是一片清幽。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曹居士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首句以“赠我阿泓非姓陶”引出曹居士,暗示其生活环境的清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次句“木家居士漆园曹”则直接点明其身份与庄子(曾任漆园吏)的渊源,进一步强调其超然物外的态度,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描写,展现了曹居士不慕名利、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操。

赏析

龚自珍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隐士生活画卷,诗中通过对曹居士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心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诗人也借曹居士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虽曾一度步入仕途,但深感官场黑暗,难以施展抱负,他逐渐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此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曹居士的隐逸生活,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