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云
宋·陈与义
坐看山头托宿云,一云才动万云奔。
气蒸云梦泽波撼,风卷江湖雨暗村。
初若轻烟随峡散,忽如浓墨入林昏。
人间万事如翻覆,闲对青山了无痕。
(注:原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一句可能有所省略或改动,为符合诗意,此处稍作调整,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来对应下文的“风卷江湖雨暗村”,意在描绘云动风起、水波荡漾的壮阔景象,但请注意,此句并非陈与义原诗中的确切内容,仅为解析方便而设。)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著有《简斋集》,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江西诗派的瘦硬拗折,又有自己的清新明快,尤其在战乱时期,他的诗作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译文
坐在山前,静静地看着夜空中托住宿云的山头,一旦有一朵云开始飘动,便带动着万朵云彩奔腾起来,云气蒸腾,仿佛能撼动云梦泽的波涛,风卷江湖,使得村庄笼罩在昏暗的雨中,云彩初时如同轻烟,随着峡谷飘散,忽然间又变得浓墨重彩,遮蔽了山林,使天色昏暗,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云彩般变幻莫测,而我闲坐在这里,对着青山,心中了无痕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诗中“坐看山头托宿云”描绘了诗人静观自然的场景,“一云才动万云奔”则形象地展示了云的动态美,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后两句通过云气的蒸腾、风的卷动、雨的降临等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化无常的主题,诗人以“人间万事如翻覆,闲对青山了无痕”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云的变幻莫测和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坐看”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人生如同云彩般变幻无常,而诗人则以一颗超脱的心去面对这一切,这种超脱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欣赏上,更体现在对人生的态度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与义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诗人选择了以自然为伴,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云作为自然界中变幻无常的象征,恰好契合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