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海滨涉路
宋·释绍嵩
海风驱雨过江来,云气苍茫掩复开。
野旷人稀行路苦,宁蹈黄泥贱袍裤,
海滨涉路莫再度,沙汀月落见潮回。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诗僧,生平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他的诗作多为游历所见所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作品在南宋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海风驱使着大雨横渡江面而来,天空中的云气苍茫,时而遮掩时而散开。
原野空旷,人烟稀少,行走在这样的路上真是苦不堪言。
我宁愿在黄泥中践踏我的袍裤,也决不再度涉足那危险的海滨之路。
在沙滩上的小洲边,月亮落下去了,只见潮水退了回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滨涉路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海风驱雨、云气苍茫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苍茫、凄凉的基调,颔联写原野空旷、人烟稀少,行路艰难,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颈联以“宁蹈黄泥贱袍裤”的决绝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海滨涉路的畏惧和不愿再度的决心,尾联写沙汀月落、潮水退回的景象,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赏析
这首诗以海滨涉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的海风驱雨、云气苍茫,既写出了海滨天气的变幻莫测,也为全诗定下了苍茫、凄凉的基调,颔联的原野空旷、人烟稀少,与诗人的孤独、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的“宁蹈黄泥贱袍裤”一句,以决绝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海滨涉路的畏惧和不愿再度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尾联的沙汀月落、潮水退回,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游历经历有关,释绍嵩作为一位南宋诗僧,他的生活充满了游历和修行,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海滨涉路的艰辛和危险,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可能是在某次游历中,他经历了海滨涉路的艰难和危险,从而产生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