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秀岭西头凤岭东
唐·韦庄
秀岭西头凤岭东,周遭略数一千峰。
云开日出红霞映,雨过风清翠色浓。
野鸟啼声穿竹径,山花香气入松窗。
此中真境谁能识,唯有幽人得共逢。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秀美的山岭西头是凤岭的东边,环绕四周粗略数来大约有一千座山峰,当云开日出时,红霞映照山间,雨后风清时,山色更加翠绿浓郁,野鸟的啼声穿过竹林小径,山花的香气飘入松木窗棂,这样的仙境谁能识得呢?只有那些幽居山林的人才能有幸相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秀岭与凤岭之间壮丽的山景,以及雨后初晴时山间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秀美的山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秀岭西头凤岭东,周遭略数一千峰”直接点题,写出了山岭的连绵与壮观,颔联“云开日出红霞映,雨过风清翠色浓”则通过云开日出、雨过风清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间的美丽景色,颈联“野鸟啼声穿竹径,山花香气入松窗”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静谧与生机,野鸟的啼声和山花的香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尾联“此中真境谁能识,唯有幽人得共逢”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隐逸生活产生了向往,希望通过远离尘嚣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游览山水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心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