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
(注:“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这句并非原诗内容,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诗中作为最后一句,以展现一种意境,原诗中对应位置的句子为“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在普州去世,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终普州司仓参军,世称“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李凝幽居》),有《贾长江集》。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侵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远,景色迥异,移来岸边石色更浓,犹如云根,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只是自己嫌弃松树的颜色过于青翠,于是轻轻地拿起粉笔将它稍微遮盖。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闲居少邻并”写出了幽居的偏僻和宁静,“草径入荒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和幽静的氛围,后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是以动衬静,通过鸟宿和僧敲的声音,反衬出夜晚的寂静和幽深,最后一句“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一种独特感受,他嫌松树的颜色过于青翠,于是用粉笔轻轻遮盖,这种举动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也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李凝幽居的幽静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将隐逸生活的闲适和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更是将诗人的独特个性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之一,他一生穷愁潦倒,但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学信仰和追求,这首诗是他拜访友人李凝时所作,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在创作过程中,贾岛可能受到了李凝幽居环境的启发和感染,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