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野老相逢谈旧事,异时风景似前村。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佛教文献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纸上的墨痕显得山色惨淡,远山在暮色中变得模糊不清,山顶上那棵高大的松树,青翠欲滴,直插云霄,在山中偶遇一位山野老人,我们相互交谈起往昔的事情,发现这里的风景与不远处的那个村庄竟有几分相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首句“纸痕惨淡远山昏”以纸上的墨痕比喻远山在暮色中的朦胧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次句“上有长松青到云”则通过长松的挺拔与青翠,展现了山中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通过与山野老人的交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行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远山、长松、野老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首句“纸痕惨淡远山昏”以墨痕喻山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想象力,次句“上有长松青到云”则通过长松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的生机与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后两句通过与山野老人的交谈,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其创作多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山行过程中,偶遇山野老人并与之交谈后,有感而发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南宋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与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