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三迳叹
宋·杨万里
蒋家三迳未入手,岭南三迳先断肠。
烟雨凄迷人不见,落花满地水茫茫。
空山鸟语时相和,古径苔痕日渐长。
欲问桃源何处是,惟余惆怅满斜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杨万里写过此诗,但杨万里作为南宋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和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著称,故以此身份虚构此诗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能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生活气息。
译文
蒋家的三道风景我还未曾亲眼目睹,而岭南的三道风景却已让我心碎断肠,烟雨朦胧中,人影稀疏难觅,只见落花满地,水流茫茫,空旷的山林中,鸟鸣声时而相互应和,古老的小径上,苔藓的痕迹日渐增长,想要询问那世外桃源究竟在何方,只留下一腔惆怅,伴随着西斜的太阳。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目睹心中向往的美景(蒋家三迳)的遗憾,以及对已领略却令人心碎的岭南三迳的深深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烟雨、落花、空山鸟语、古径苔痕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迷茫。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直接点题,对比鲜明,既表达了对蒋家三迳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岭南三迳的失望与哀伤,颔联和颈联通过烟雨、落花、空山鸟语、古径苔痕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伤与迷茫的氛围,尾联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惆怅。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或可视为杨万里在仕途不顺、人生失意之时,对心中美好愿景与现实残酷对比的深刻反思,诗人或许在游历岭南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触动,但同时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地欣赏到心中所向往的美景(蒋家三迳),从而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与哀伤,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使得此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