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猿藤犹有猿,今此一鸟亦不喧。出自哪首诗?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前日猿藤犹有猿,今此一鸟亦不喧。

空山寂寂人无语,独坐幽篁听水潺。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前几日那猿藤树上还有猿猴啼叫,如今这一带连一只鸟儿的叫声都不再喧嚣,空旷的山林里寂静无声,人们也都不说话,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聆听溪水潺潺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孤寂,前两句通过对比“前日猿藤犹有猿”与“今此一鸟亦不喧”,突出了环境的由动转静,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独坐幽篁、听水潺潺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寂静与清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对比与烘托的手法,将山居的宁静与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的对比,不仅突出了环境的变化,更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诗人独享山居清幽的心境展现得栩栩如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便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书画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描绘山居生活的诗作,其中就包括这首《山居杂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更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超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