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出自哪首诗?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织锦叹》

朝代:清代

作者:曹寅

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

五色迷离花欲语,千丝缭绕凤初翀。

机中昼夜声声急,机上寒光夜夜同。

辛苦人间丝与竹,至今犹自说吴侬。

作者简介

曹寅(1658年-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他是文学家、藏书家,参与纂修《全唐诗》、《佩文韵注》等书,又主持刊刻《楝亭藏书十二种》,曹寅性格豪爽,喜交游,工诗词,善戏曲。

译文

金梭穿梭织就锦缎,烦劳了巧手的工匠;用美玉般的尺子裁剪云彩,仿佛要弥补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五彩斑斓的锦缎上花朵仿佛要开口说话,千丝万缕交织中凤凰似乎刚刚展翅飞翔,织机昼夜不停地运转,声声急促;机上的寒光夜夜相同,映照出织工的辛劳,人们辛苦地劳作于丝与竹之间,至今仍在传颂着吴地的织造技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织锦工艺的精湛与织工的辛劳,首联以“金梭织锦”和“琼尺裁云”形容织锦工艺的华美与高超,次联通过“五色迷离”和“千丝缭绕”进一步描绘锦缎的绚丽与复杂,颈联则转而描写织机昼夜运转的辛劳场景,尾联则表达了人们对织造技艺的传颂与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织锦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织锦工艺的精湛与织工的辛劳,诗人以“金梭织锦”和“琼尺裁云”为开篇,既突出了织锦的华美与高超技艺,又寓含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次联的“五色迷离”和“千丝缭绕”则进一步强化了锦缎的绚丽与复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织造现场,感受到了织工的精湛技艺与辛勤付出,颈联的“机中昼夜声声急,机上寒光夜夜同”则直接描写了织机昼夜运转的辛劳场景,将织工的辛劳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则以“辛苦人间丝与竹,至今犹自说吴侬”作结,既表达了对织造技艺的传颂与敬仰,又流露出对织工辛劳的同情与感慨。

创作背景

曹寅作为江宁织造,对织造工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目睹织工们辛勤劳作后,有感而发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曹寅不仅展现了织锦工艺的精湛与华美,更表达了对织工辛劳的同情与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江南地区织造业的繁荣与发达,以及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敬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