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蔘碧山罗带水,眼界风烟且千里。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玉蔘碧山罗带水,眼界风烟且千里。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大中初前后在世,工诗歌,善吹笙,好游山水,早年曾隐居君山,后游历四方,曾入杜牧幕,大中八年(854年),裴休为湖南观察使,李群玉被荐举,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他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碧绿的群山如玉带环绕,清澈的江水如罗带蜿蜒,眼前的风景如烟似雾,绵延千里,青枫在飒飒的风雨中摇曳,秋雨凄凄,遥望那秋色中的楚地,一片迷蒙。

释义

“玉蔘碧山罗带水”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景,山如玉带环绕,水如罗带蜿蜒,形象地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美。“眼界风烟且千里”则表达了诗人视野的开阔,眼前的风景如烟似雾,绵延不绝,给人以无限遐想。“青枫飒飒雨凄凄”通过青枫和秋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秋色遥看入楚迷”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秋色中的楚地,一片迷蒙,引人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湘水的美丽和楚地的迷蒙,首句“玉蔘碧山罗带水”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次句“眼界风烟且千里”则进一步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将眼前的风景与远方的风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则通过青枫、秋雨和秋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迷蒙的氛围,引人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晚期山水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游历湘水时所作,湘水作为湖南的重要河流,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李群玉在游历湘水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湘水吟》,诗中通过对山水、风雨、秋色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湘水的美丽和楚地的迷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就是对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