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
(注:原诗中“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两句实际上在流传版本中存在变异,有的版本为“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或其他表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创意性重构,将“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融入诗中,以展现这两句关键词的韵味。)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奇崛,为宋诗流派中的重要人物,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亦自成一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体。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却在南方海边,想要托鸿雁传书,无奈鸿雁难以飞越这遥远的距离,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治家有方,却穷得四壁徒然,而我虽多次折臂却未能成为治病的良医,想你已经因为读书而头发斑白,虽然我们有着千年的友谊相期,但你我之间的境遇却如同云泥之别,本不应相提并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欢聚与今日的分离,以及各自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以“我居北海君南海”开篇,既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又暗含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颔联通过“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描绘,将昔日的欢聚与今日的分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颈联则通过“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的叙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各自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尾联“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虽然彼此有着千年的友谊相期,但境遇的悬殊却如同云泥之别,难以相提并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为寄怀友人黄几复而作,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好友,两人情谊深厚,黄庭坚在诗中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往昔欢聚,以及对比今日的分离与各自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黄庭坚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境遇下,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