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雨坏花时,梅杏樱桃总脱枝。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惜春

宋·陈与义

清明一雨坏花时,梅杏樱桃总脱枝。

从此春光都几许,最愁风雨故来迟。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简斋集》。

译文

清明时节的一场雨破坏了花儿盛开的时节,梅花、杏花、樱桃等花儿都纷纷从枝头脱落,从此以后还能有多少春光呢?最令人忧愁的是风雨总是来得那么迟,让花儿们未能尽情绽放就凋零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一场雨导致花儿提前凋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和惋惜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和事件,次句具体描述花儿受损的情况,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愁绪和对春光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惜春”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雨后的凄凉景象,诗人以“一雨坏花时”开篇,直接点出了雨对花儿盛开的破坏作用,接着用“梅杏樱桃总脱枝”具体描绘了花儿受损的惨状,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愁绪,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与义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清明时节本是赏花的好时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却破坏了这一切,让诗人不禁感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这种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和惋惜之情,正是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初衷和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