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菊
宋·范成大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
此中真意谁能解,也学渊明醉卧丛。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历任多处官职,政绩显著,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译文
霜降之后,那些黄色的菊花顿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唯独剩下白色的菊花在与寒霜抗争,显得尤为浓烈,这其中的真正含义谁能理解呢?我也学着陶渊明那样,醉卧在这菊花丛中。
释义
霜後黄花顿不中:霜降之后,黄色的菊花迅速衰败,不再鲜艳。
独余白菊斗霜浓:只有白色的菊花依然坚韧,与寒霜抗争,展现出浓厚的生命力。
此中真意谁能解:这其中的深刻含义,谁能真正理解呢?
也学渊明醉卧丛:我也效仿陶渊明,醉卧在这菊花丛中,体会其中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霜后黄菊与白菊的不同表现,赞美了白菊的坚韧与不屈,诗人以“霜後黄花顿不中”作为铺垫,突出了白菊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白菊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人通过“也学渊明醉卧丛”一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菊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时期,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更深的向往,而菊花,尤其是白菊,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范成大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白菊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抗争,通过效仿陶渊明,他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