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编翠竹风窗月,白酒红蕖水槛天。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青编翠竹风窗月,白酒红蕖水槛天”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

清·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

石佛松声入梦眠。

青编翠竹风窗月,

白酒红蕖水槛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彝尊(1629年-1709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他学识渊博,明经博史,工诗词古文,精金石书画,尤善词,为浙西词派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合称为“南朱北王”,著有《曝书亭集》等。

译文

穆湖的莲叶小巧如铜钱,

石佛寺的松涛声伴我入眠。

青绿的竹简与翠绿的竹子映衬着风中的窗和月,

白酒与红色的荷花相映成趣,在水边的栏杆旁尽享天空的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鸳鸯湖(今嘉兴南湖)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首句写莲叶之小,次句写松声之幽,后两句则通过“青编翠竹”、“白酒红蕖”等意象,展现了文人雅士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鸳鸯湖畔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通过“莲叶小于钱”和“松声入梦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意象,如“青编翠竹”与“风窗月”,“白酒红蕖”与“水槛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朱彝尊作为浙西词派创始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鸳鸯湖棹歌》是朱彝尊为描绘家乡鸳鸯湖(今嘉兴南湖)的美景而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有一百首,每首都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鸳鸯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便是这组诗中的一首佳作,朱彝尊在创作这组诗时,正值他辞官归隐、游历四方之际,因此这组诗也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彝尊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文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窗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