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失却行程历,只捡西归小集诗。的解释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西归有感

宋·释绍嵩

到家失却行程历,只捡西归小集诗。

山色满前供远目,水声终日伴清思。

闲花野草皆成趣,野鸟鸣虫亦有知。

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涯。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游历广泛,善于以诗记录旅途所见所感,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禅意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喜爱,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译文

回到家中却遗失了记录行程的日记,只好整理起西归途中所作的小集诗篇,眼前的山峦层层叠叠,供我远眺,终日流淌的水声伴随着我清静的思绪,闲花野草都显得那么有趣味,野鸟鸣虫也仿佛有了自己的智慧,回望故乡,它究竟在何方?我的心已随着明月飞向了天涯海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家后的心境变化与对旅途回忆的珍视,首联“到家失却行程历,只捡西归小集诗”直接点题,说明诗人遗失了行程记录,但幸运的是还有旅途中创作的诗歌作为回忆的载体,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山色、水声、闲花野草、野鸟鸣虫)来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体已归家,但心却似乎还漂泊在远方。

赏析

这首诗以归家为背景,却并未过多渲染归家的喜悦或离别的哀愁,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诗中“山色满前供远目,水声终日伴清思”两句尤为传神,既写出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通过对“闲花野草”和“野鸟鸣虫”的细腻观察,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力和智慧,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中推测出,诗人可能是在一次长途旅行后归家,途中创作了大量诗歌以记录所见所感,在归家途中或归家后,他遗失了记录行程的日记,这使他感到一丝遗憾,但幸运的是,他还有那些旅途中创作的诗歌作为回忆的依托,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既表达了对旅途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