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浴佛

唐·王建

年年四月初八日,

水沉汤浴黄金佛。

扶老半酣春睡起,

日高犹自听笙歌。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唐代著名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生活困顿,后入仕为官,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晚年退居成都,王建的诗作题材广泛,以乐府诗著称,善于描写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风格简练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每年的四月初八这一天,

都会用沉香煮水为黄金佛像沐浴。

我扶着老人半醉半醒地从春梦中醒来,

太阳已经高挂,却还在聆听那悠扬的笙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初八佛诞日(浴佛节)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用香料(如水沉香)煮水为佛像沐浴,以示对佛祖的尊敬和纪念,诗人通过描述这一场景,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即在春日午后半醉半醒中醒来,依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聆听笙歌,展现了节日的闲适与愉悦。

赏析

这首诗以浴佛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庄严与个人的闲适生活,首句“年年四月初八日”点明时间,强调了这一习俗的悠久与传承;次句“水沉汤浴黄金佛”则具体描绘了浴佛的场景,用“水沉”和“黄金佛”两个意象,既体现了节日的庄重,又增添了奢华之感,后两句转而写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扶老半酣、春睡初醒、日高听笙,展现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享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悠远,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节日如浴佛节等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建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善于描绘民间生活的诗人,很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创作了这首描绘浴佛节习俗与个人生活感受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诗人对节日氛围的热爱与享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