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菊花。
与霜更斗晴天日,
斗得霜融菊不融。
试看此翁坚忍力,
何如君子负刚肠。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实际上出自杨万里的《咏菊》一诗中的两句,但此诗有多个版本,上述版本为其中较为完整且包含您所提供关键词的一版,不过,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出入,但核心意思相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译文
万物生来各有其特性,
谁又嫌弃菊花在寒秋中消瘦无华?
菊花偏偏选择了风霜之国作为家园,
它不属于那明媚的春光,而是秋日的使者。
它与霜雪在晴天里争斗,
斗得霜雪消融而菊花依然挺立不凋。
试看这位菊花般的坚韧老者,
他的刚强不屈又怎能比得上君子的气节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在风霜中的坚韧不拔,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诗人以物喻人,将菊花比作具有刚强不屈精神的君子,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坚韧精神,诗人以“物性从来各一家”开篇,强调了万物各有其特性的观点,为后文赞美菊花的独特品质做了铺垫,诗人以“菊花白择风霜国”一句,突出了菊花不畏严寒、选择风霜之国的勇敢精神,而“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两句,更是将菊花的坚韧不拔和斗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试看此翁坚忍力,何如君子负刚肠”作结,将菊花比作具有刚强不屈精神的君子,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杨万里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寓意,菊花作为秋季的代表花卉之一,其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质深深吸引了杨万里,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菊花的独特魅力和坚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