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露杀尽萍萍草,放出靴纹水面生。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萍

宋·杨万里

新露杀尽萍萍草,放出靴纹水面生。

一叶扁舟轻似燕,载将秋色到蓬瀛。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新降的露水将水面上的浮萍全部杀死,露出如同靴纹般细腻的波纹,一叶小舟轻盈如燕,载着满船的秋色,仿佛要驶向那遥远的仙境蓬瀛。

释义

新露杀尽萍萍草:新降的露水使得水面的浮萍消失殆尽,露出水面原本的纹理。

放出靴纹水面生:形容水面因浮萍消失后,呈现出如同靴纹般的细腻波纹。

一叶扁舟轻似燕:比喻小舟轻盈如同飞翔的燕子。

载将秋色到蓬瀛: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小舟载着秋色,仿佛要驶向仙境般的蓬瀛(传说中的仙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水面的景象,通过“新露杀尽萍萍草”一句,展现了自然界中物候变化的微妙,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放出靴纹水面生”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水面因浮萍消失而呈现出的细腻波纹,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后两句则通过“一叶扁舟”与“秋色”、“蓬瀛”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杨万里游历山水之间,或是在某个秋日清晨,他观察到水面因露水而发生的细微变化,心生感慨,遂写下此诗,杨万里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这首诗正是他这一创作特点的体现,通过描绘秋日水面的景象,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