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

野老村居无别事,闲来开径扫花溪。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僧侣生活,作品多反映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禅意,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为了侍弄花草,我来到草木茂盛的地方,两袖沾满了青苔,十指也沾满了泥土,作为一个乡野老人,村居中并无其他杂事,闲暇时便开辟小径,清扫花溪边的落叶与落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一位田园隐者,对自然花草的热爱与呵护,首句“为花去草优饶处”点明了诗人为了侍弄花草而来到草木葱郁的地方;次句“两袖青苔十指泥”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劳作时的形象,两袖沾满青苔,十指裹满泥土,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后两句“野老村居无别事,闲来开径扫花溪”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无他事打扰,只愿在闲暇时开辟小径,清扫花溪,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为花去草”、“两袖青苔”、“十指泥”等细节描写,不仅刻画了诗人劳作时的形象,更传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野老村居无别事,闲来开径扫花溪”两句,则展现了诗人村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满足,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隐居田园,远离尘嚣,以诗文为伴,以自然为友,这首诗正是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抒发,通过描绘自己劳作、清扫花溪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