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小憩
宋·陆游
脩涂残暑仆夫劳,午憩茅檐尺许高。
梦觉身如云外客,心闲境似水中坳。
松风清绝琴声远,竹径幽深鸟语交。
此去蓬莱无近远,吾生何处不逍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长途跋涉在炎热的残夏,仆人们辛苦劳作,中午时分我们在低矮的茅屋檐下小憩,梦中醒来,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云外的客人,心境闲适,周围的景致如同水中的小岛一般宁静,松林间吹来的清风如同悠远的琴声,竹径深处鸟鸣声交织,此去蓬莱仙境无论远近,我的一生无论在哪里都能逍遥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因天气炎热而选择在茅檐下小憩的情景,诗中通过“脩涂残暑仆夫劳”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而“午憩茅檐尺许高”则体现了小憩时的宁静与安逸,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梦醒后的心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小憩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中“松风清绝琴声远,竹径幽深鸟语交”两句尤为精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陆游诗歌的鲜明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这首诗中,陆游通过描绘自己在山间行走与小憩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陆游在晚年时期的心境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