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一岳知何意,疏尽官人著牧童。的释义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一丘一岳知何意,疏尽官人著牧童。

岩下松风长似雨,溪边云气自成龙。

闲门向水开新径,野客携琴入旧松。

莫道此中多胜事,只应容得老夫慵。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译文

一座山丘一座山峰,它们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我疏远了那些官场的俗人,只愿与牧童为伴,岩石下的松风仿佛绵绵细雨,溪边的云气自然形成了龙的形状,我闲居的门前向着溪水,新开了一条小径,山野的客人携带着琴,走进了古老的松林,不要说这里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只是这里能容得下我这懒散的老翁罢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官场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一丘一岳”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疏尽官人著牧童”则表明他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决心,后四句具体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图,诗人通过“岩下松风”、“溪边云气”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闲门向水开新径”、“野客携琴入旧松”等细节,展现了自己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这使他深感仕途的艰难与黑暗,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道路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