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
前程万里风正劲,莫负韶华莫负卿。
(注:“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这两句并非王安石原诗《登飞来峰》中的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意性的扩展,融入了这两句以形成一首新的诗词进行分析,原诗中并无此两句,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含扩展部分)的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擅长诗文,作品风格峻切豪放,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听说鸡鸣时分就能看见太阳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近处的山岭已经看尽,又眺望远方连绵的山岭;连绵的山峰虽美,但我却偏爱那独立挺拔的孤峰,前方的道路万里长,风势正强劲,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青春年华,也不要辜负了你我之间的深情厚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以及对独立、高远境界的向往。“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更高更远目标的追求,以及对独特、孤傲品质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表达,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高昂的基调,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扩展的“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对独特品质的赞美,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这两句并非王安石原诗内容,但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革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的命运,在变法过程中,他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和表达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也表达了他对更高更远目标的追求和对独特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