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谪仙像
唐·徐凝
谪仙耳孙有仙骨,家传謪仙好风月。
醉眠秋浦玉床摇,采石江空夜月晓。
作者简介
徐凝,唐代诗人,字梦真,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在大历末至贞元初之间在世,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与施肩吾齐名,时称“徐施”,他的部分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流传较广。
译文
李谪仙(李白)的后裔天生具有仙人的气质,家中世代传承着对美好风月的喜爱,他醉卧在秋浦的玉床上,随着波涛轻轻摇晃,采石矶上空荡荡的,只有夜月和拂晓相伴。
释义
谪仙耳孙:指李白的后裔,谪仙是李白的称号,耳孙指远代子孙。
仙骨:指具有仙人的气质或禀赋。
家传謪仙好风月:家中世代传承着李白对美好风月的喜爱。
醉眠秋浦玉床摇:形容李白醉卧在秋浦(地名)的玉床上,随着水波轻轻摇晃。
采石江空夜月晓:采石矶上空荡荡的,只有夜月和拂晓相伴,暗指李白在采石矶捉月而死的传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白后裔的形象,表达了对李白及其诗风的怀念和敬仰,首句“谪仙耳孙有仙骨”直接点出李白的后裔具有仙人的气质,与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相呼应,次句“家传謪仙好风月”则进一步强调了李白家族对美好风月的喜爱,这种喜爱不仅体现在李白的诗作中,也传承到了他的后裔身上,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李白后裔醉卧秋浦、夜月相伴的闲适生活,同时也暗含了对李白捉月而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徐凝对李白的敬仰之情有关,李白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不羁、才情横溢的诗风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徐凝作为唐代诗人之一,对李白的诗作和人生经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李白及其诗风的怀念和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徐凝对李白后裔的关注和了解有关,他通过描绘李白后裔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李白家族对美好风月的喜爱和传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谪仙耳孙”,但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李白有确切的后裔流传下来,这首诗中的“谪仙耳孙”可能更多地是诗人的一种想象和寄托,而非真实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