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从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的解释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圩埂行

宋·杨万里

忽从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

人到高城身亦半,下临深阔水云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

译文

忽然之间,仿佛是从平地登上了高高的城墙,原来自己正行走在圩塘的堤岸上,当人走到高城之上时,身体也仿佛被抬高了一半,低头望去,只见下面是一片深阔的水面,水天相接,云雾缭绕,一片平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圩塘堤上的独特感受,前两句通过“忽从平地上高城”的突兀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讶与好奇,随后揭示真相——“乃是圩塘堤上行”,既解释了前句,又增添了趣味性,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站在堤上所见之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圩塘堤上的独特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忽”字的运用,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在惊讶中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诗人对景物的描绘也极为细腻,如“下临深阔水云平”,不仅展现了水面的广阔与深邃,还通过“水云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水天一色的美景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江南水乡期间,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水乡风光秀丽,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杨万里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诗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美景,在游历过程中,他或许偶然间走上了圩塘堤,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诗意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