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暄乍冷飞犹倦,一蝶新从底处来。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蝶舞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初暄乍冷飞犹倦,一蝶新从底处来。

翅薄风高飞不定,花深日暖舞还回。

春光无限人皆醉,蝶意何知我独猜。

莫道闲情无处遣,且看蝴蝶绕枝开。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著称,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天气初暖还寒,蝴蝶飞舞显得有些疲倦,这一只新蝶究竟是从哪里飞来的呢?翅膀轻薄,风势又高,它飞得不太稳定,时而深入花丛,在温暖的阳光下翩翩起舞,又飞回来,春光无限美好,人们都陶醉其中,但蝴蝶的心思我又怎能知晓呢?不要说闲情无处排遣,且看那蝴蝶绕着花枝翩翩起舞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新蝶在初春时节飞舞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初暄乍冷飞犹倦”描绘了天气变化无常,蝴蝶飞行时的疲惫;“一蝶新从底处来”则引发了读者对蝴蝶来源的好奇与想象,后两句通过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蝴蝶在初春时节飞舞的情景,通过天气、蝴蝶、花朵等元素的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蝴蝶飞行姿态的描写,展现了其轻盈、灵动的特点,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还通过“春光无限人皆醉,蝶意何知我独猜”等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田园之中,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蝴蝶飞舞情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