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中除夕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岁云暮矣犹为客,皈去来兮未立身。
灯火青荧书案冷,风霜凛冽故园春。
梅花数点先迎岁,竹叶三杯欲醉人。
忽忆儿时诸伴侣,几回相约守灯辰。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模拟复古和矫揉造作,他的诗文不拘格套,清新自然,在当时有重大影响。
译文
岁月已到了年末我还是漂泊在外,想要归去却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功名事业,书案上的灯火昏暗清冷,而故乡却正值风霜凛冽的春天,几点梅花已经提前迎接新年的到来,三杯竹叶青酒让人想要沉醉,忽然想起儿时的伙伴们,我们曾多少次相约一起守岁到天明。
释义
岁云暮矣犹为客:年末之时,我仍然身处异乡为客。
皈去来兮未立身:想要归去,但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功名和事业。
灯火青荧书案冷:书案上的灯火昏暗,显得冷清。
风霜凛冽故园春:故乡此时正是风霜凛冽的春天。
梅花数点先迎岁:几点梅花已经提前绽放,迎接新年的到来。
竹叶三杯欲醉人:三杯竹叶青酒下肚,让人有了醉意。
忽忆儿时诸伴侣:忽然想起儿时的伙伴们。
几回相约守灯辰:我们曾多少次相约一起守岁到天明。
赏析
这首诗是袁枚在客中度过除夕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岁云暮矣犹为客,皈去来兮未立身”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功业未成的无奈和感慨,颔联通过对比书案的冷清和故乡的风霜,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颈联以梅花和竹叶青酒为意象,既表现了新年的气氛,又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尾联则通过回忆儿时的伙伴和守岁的场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袁枚“性灵说”的特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己在客中度过除夕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清代中期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除夕之夜,本是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光,但诗人却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这种孤独和思乡之情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客中除夕》,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漂泊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