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短日仍为客,酒暖长亭未是家。的解释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中行

唐·李中

天寒短日仍为客,酒暖长亭未是家。

孤雁几时传尺素,断鸿何处望天涯。

萧萧落叶辞林去,漠漠寒云伴月华。

羁旅愁思人不会,风吹白鬓过秋花。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以诗文闻名于世,李中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天气寒冷,白昼短暂,我依然漂泊在外为客;长亭边,酒虽温暖,却不是我的家,孤独的大雁何时能传来远方的书信?失群的鸿雁又在哪里眺望无边的天涯?萧萧落叶告别树林飘然而去,茫茫寒云与月光相伴,旅途中的愁思无人理解,只有风吹过我斑白的鬓发,穿过秋天的花朵。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寒日短、长亭孤酒、孤雁断鸿、落叶寒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天寒短日仍为客”直接点出诗人身处异乡、时值寒冬的境遇;“酒暖长亭未是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无依的感受,后四句通过孤雁传书、断鸿望天、落叶辞林、寒云伴月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思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天寒短日”、“酒暖长亭”、“孤雁断鸿”、“落叶寒云”等意象,既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李中在异乡漂泊时所作,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因避乱或求仕而四处奔波,李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也经历了长期的漂泊生涯,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