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喜雨
宋·陆游
诸村不雨数旬余,此地濒江万宝苏。
三径就荒人迹少,一庭芳草绿芜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连续数十天,周边的村庄都没有下雨,而此地因为靠近江边,万物因雨水而复苏,我的庭院小路因长久无人行走而荒芜,满庭都是茂盛的芳草,绿意盎然,杂草丛生。
释义
诸村不雨数旬余:指多个村庄连续数十天没有下雨。
此地濒江万宝苏:此地因为靠近江边,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万物(万宝,泛指农作物等)因此复苏。
三径就荒人迹少:指庭院中的小路因长久无人行走而荒芜,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借指诗人的庭院小路。
一庭芳草绿芜芜:满庭都是茂盛的芳草,绿意盎然,杂草丛生。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却并未直接描绘雨景,而是通过对比和侧面描写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首句“诸村不雨数旬余”描绘了周边村庄的干旱景象,为后文的“喜”做了铺垫,次句“此地濒江万宝苏”则笔锋一转,突出了此地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而得到雨水的滋润,万物复苏,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转而描写诗人自己庭院的景象,以“三径就荒人迹少”和“一庭芳草绿芜芜”来映衬雨后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面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之作,在干旱的时节,雨水带来的不仅是万物的复苏,更是诗人内心对于希望与生命力的渴望,通过对比周边村庄的干旱与自己庭院因雨水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