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平生只荷锄,误携破砚到清都。的释义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刘克庄

老子平生只荷锄,误携破砚到清都。

如何天上麒麟阁,却放先生种树书。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早年与四灵派诗人交往密切,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体,刻琢精丽,刘克庄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难平,使他的词作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在诗词方面,他兼擅各体,尤工于词,作品数量甚丰,内容亦较充实,晚年颇受推崇。

译文

我这辈子本来只擅长拿锄头种地,却错误地带着破旧的砚台来到了这清雅的朝廷(京城),怎么这天上的麒麟阁(象征朝廷高位),却让我这位本应该种地的先生来写种树的书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嘲,他原本是一个只擅长农耕的普通人,却意外地被卷入了朝廷的纷争之中,做了自己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情,诗人通过“荷锄”与“破砚”的对比,以及“天上麒麟阁”与“种树书”的反差,生动地描绘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刻,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老子平生只荷锄”一句,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误携破砚到清都”一句,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无奈和不满,而“如何天上麒麟阁,却放先生种树书”两句,更是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朝廷的虚伪和腐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仕途经历有关,刘克庄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志,他一生多次被贬谪,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被贬谪或仕途不顺时所作,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