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殿试
宋·陆游
绍兴大对奏集英,天风吹下胪传声。
姓名初挂东华榜,袍笏新添上苑荣。
雁塔题名身自许,金銮对策志犹存。
当年赐第皆豪杰,莫负君恩负此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绍兴年间的科举殿试中,我奏对于集英殿,仿佛有天风吹来,传来了皇帝宣布殿试结果的声音,我的名字初次登上了东华门的进士榜,身着新袍,手持笏板,增添了上苑的荣耀,我自信能在雁塔题名,留下自己的功名,金銮殿上对策的志向依然存留心间,当年被赐进士及第的都是豪杰之士,我怎能辜负君王的恩泽,虚度此生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参加南宋绍兴年间的殿试并成功登科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体现了对国家、君王的忠诚与责任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殿试的场景,展现了陆游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首联“绍兴大对奏集英,天风吹下胪传声”以宏大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颔联“姓名初挂东华榜,袍笏新添上苑荣”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陆游登科后的喜悦与荣耀;颈联“雁塔题名身自许,金銮对策志犹存”进一步表达了陆游的自信与志向;尾联“当年赐第皆豪杰,莫负君恩负此生”则以豪迈的笔触收束全诗,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君王的忠诚与责任感。
创作背景
陆游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早年曾师从曾几学诗,后因在朝中力主抗金而屡遭排挤,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但陆游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抗金志向,这首诗即是在他参加绍兴年间的殿试并成功登科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体现了对国家、君王的忠诚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