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杏花岩
宋·释绍嵩
杏花岩左斸东岩,驱使淮山指顾间。
云气半开新雨霁,松声忽断暮风还。
幽深藏得仙源路,清浅流分野水湾。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在杏花岩的左侧开凿出东岩的路径,仿佛能驱使淮山的景色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新雨过后,云气半开,天空变得晴朗;傍晚时分,松涛声突然停止,晚风又轻轻吹拂,这里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清澈的溪流分流出野外的水湾,此地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再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源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杏花岩及其周边景色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游览的地点和动作,通过“驱使淮山”的夸张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掌控与欣赏,颔联通过新雨后的云气和松声的变化,描绘出山间景色的动态美,颈联则转向对幽静景致的描绘,暗示了此处如同仙境一般,尾联则以对比的手法,强调此地风光的无限美好,无需再去寻找他处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杏花岩及其周边景色的美丽与神秘,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释绍嵩在游览杏花岩时,被其美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水景色的佳作,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了这个幽静而美丽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于是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流传后世。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释绍嵩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修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山水文化和僧人生活状态的窗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