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的释义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神子·江景

宋·苏轼

一尊还酹江月,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举起酒杯向江中的明月敬酒,江神仿佛拿起月亮当作团扇,在一夜之间挥动清风,卷起了江面的波涛。

释义

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江月,举杯敬酒的情景,并通过想象,将江神拟人化,赋予其以神奇的力量,将月亮当作团扇,挥动清风,平息了江面的波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句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通过“江神挈月作团扇”的奇妙构思,诗人将江神与月亮、团扇、清风、波涛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以及他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江神子·江景》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坎坷,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描绘江景和想象江神的神奇力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以及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和超脱,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