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乞君湖山入诗囊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乞君湖山入诗囊,法嗣两仙一瓣香。
水墨画图春淡淡,烟霞供养岁长长。
风前月下谁为伴,云外松间得径荒。
从此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芳。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我恳请你将湖山的美丽景色收入我的诗囊之中,就像法嗣传承两仙的一瓣心香,春天的水墨画卷淡淡地铺展,烟霞缭绕,供养着岁月的悠长,在这风前月下,谁是我的伴侣?云外松间,小径已然荒芜,从此,这样的美景只怕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次见到它的芬芳。
释义
乞君湖山入诗囊:诗人希望将湖山的美丽景色融入自己的诗作之中。
法嗣两仙一瓣香:比喻诗人对前人(可能是两位仙人或诗人)的敬仰与传承。
水墨画图春淡淡: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同水墨画一般淡雅。
烟霞供养岁长长:烟霞缭绕,象征着岁月的悠长与美好。
风前月下谁为伴:在风前月下,诗人寻觅着心灵的伴侣。
云外松间得径荒:云外松间的小径已经荒芜,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寻觅。
从此只应天上有:如此美景,只应存在于天上。
人间难得几回芳:人间难得几次见到这样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以“乞君湖山入诗囊”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希望将湖山的美丽融入自己的诗作,诗人用“水墨画图春淡淡,烟霞供养岁长长”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烟霞缭绕的仙境之感,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寻觅,以及对人间美景的珍惜与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僧侣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感悟,他或许在某个春日,漫步于湖山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崇尚简约的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