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桥边杨柳动,百花潭上桃李开。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游百花潭

唐·杜甫

七星桥边杨柳动,百花潭上桃李开。

云影日光相辉映,水声鸟语自成哀。

野人岂解伤春意,游子空惊岁月催。

且喜暂得身闲在,一樽还酹江月来。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杜甫并未留下直接以此句为开头的诗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七星桥边的杨柳随风轻摆,百花潭上的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云影与日光相互辉映,水声与鸟鸣交织成哀婉的乐章,乡野之人哪里懂得伤春之情,漂泊的游子却空自惊叹岁月匆匆,幸好此刻得以暂时闲身,便举起酒杯向江上的明月敬酒。

释义

此诗描绘了春日里百花潭畔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杨柳动”与“桃李开”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中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忙碌之余得以片刻宁静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百花潭的迷人风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云影日光相辉映,水声鸟语自成哀”一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意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高超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此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他身处成都,虽得友人资助,生活相对稳定,但内心仍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这样一个春日里,杜甫漫步于百花潭畔,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同时也勾起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哲思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