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好手挽春回,割取锦江春色来。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谁将好手挽春回,割取锦江春色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栻(1133年—118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四川绵竹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栻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与传播,其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岳麓书院讲学期间,推动了书院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译文

时节变换,年终时冰霜渐渐减少,春天到来,草木最先知晓,是谁用巧手将春天挽回,从锦江边割取了满园的春色回来?只觉得眼前充满了勃勃生机,东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绿波。

释义

律回岁晚冰霜少:指时节变换,年终时天气转暖,冰霜减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天到来,草木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气息。

谁将好手挽春回:用拟人手法,形容有人用巧手将春天挽回。

割取锦江春色来:锦江春色象征春天的美景,此处意为将春天的美景带到人间。

便觉眼前生意满:眼前充满了勃勃生机。

东风吹水绿参差:东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绿波,形容春天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诗中“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时节变换、春天到来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而“谁将好手挽春回,割取锦江春色来”两句,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最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春之作。

创作背景

张栻在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政治腐败,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积极投身于理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立春时节,万物复苏,诗人看到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立春偶成》,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