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卖冰词
唐·王泠然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甘于饴蜜冷于霜,小语偷传意自伤。
作者简介
王泠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他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多漂泊,王泠然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他的作品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广为人知,但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卖冰的人隔着水面传来一声叫卖,路上的行人还没吃到冰,心里就已经充满了期待,这冰比蜜糖还要甘甜,比霜雪还要冰冷,卖冰人低声细语地传递着冰块的信息,心中却暗自神伤。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卖冰人的叫卖声和行人的期待,展现了夏日里冰块带来的清凉与喜悦,诗中也透露出卖冰人内心的忧伤,可能是对生计艰难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卖冰这一日常小事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夏日生活的一个侧面,首句“卖冰一声隔水来”以声传情,将卖冰人的叫卖声与水面相隔的情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次句“行人未吃心眼开”则通过行人的心理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冰块的诱人之处,后两句“甘于饴蜜冷于霜,小语偷传意自伤”则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使卖冰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泠然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一生多漂泊,仕途不顺,可能曾亲身经历过卖冰等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在炎热的夏日里,卖冰人为了生计而奔波,他们的叫卖声和冰块带来的清凉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创作素材,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夏日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寄托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