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和蔡天启咏暑雨四首·其一》,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幽默诙谐,并善于从民间口语中提炼出自然生动的语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译文:
六月的帝城正值中午时分,太阳如火般炽热,街市上的人们仿佛在大锅中烹饪,汗水如同下雨般流淌,屋顶上的瓦片层层叠叠,仿佛火龙身上的鳞片,太阳高悬不动,人们的汗珠在阳光下融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帝城中午时分的酷热景象,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太阳比作火龙,将人们比作在大锅中烹饪的食物,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天气的炎热和人们因炎热而汗流浃背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六月帝城的酷热景象,诗人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太阳比作火龙,将人们比作在大锅中烹饪的食物,使得诗歌的意象鲜明而生动,诗人还通过描绘人们因炎热而汗流浃背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天气的炎热,整首诗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幽默诙谐,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和蔡天启的咏暑雨诗中所作,当时正值六月,帝城(即京城)的天气异常炎热,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当时的酷热景象,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这首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六月帝城的酷热景象,还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它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