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念五岭
唐·李商隐
后皇九重念五岭,生愁雨露南方乾。
云涛万里接沧海,风叶千重卷暮寒。
野老村居无乐事,樵夫山路少人烟。
何时得见升平日,共话桑麻乐晚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高高在上的皇帝深深挂念着那遥远的五岭地区,因为南方的干旱而心生忧愁,担心那里的百姓因缺少雨露而受苦,万里云涛翻滚,连接着无边的沧海;秋风中,树叶层层叠叠,卷起阵阵暮寒,乡野间的老人居住在简陋的村落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山路上,樵夫稀少,几乎看不到人影,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天下太平的日子,大家可以一起谈论农事,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皇帝对远方百姓的关怀,以及南方干旱带来的困苦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诗中“后皇九重念五岭”一句,既体现了君王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暗示了朝廷与边疆百姓之间的遥远距离和沟通的不易。“生愁雨露南方乾”则直接点出了南方干旱的严重性和由此带来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首联直抒胸臆,点明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南方的干旱和荒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则转向对百姓生活的具体描写,通过“野老村居”和“樵夫山路”的描绘,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尾联以期望和平安定的生活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祝福。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虽为虚构之作,但可设想其创作背景为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李商隐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上分析均基于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本身进行构建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