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后皇乃武再开辟,欲倾东海洗乾坤。
(注:“后皇乃武再开辟,欲倾东海洗乾坤”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上述《浪淘沙·北戴河》原文,而是根据诗词意境及毛泽东其他作品中的思想综合提炼出的意象,用以表达一种宏伟的壮志与气概,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此两句融入解析中,作为对毛泽东诗词风格及思想的一种延伸解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毛泽东
朝代: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译文
(针对《浪淘沙·北戴河》原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地区,白浪翻滚,秦皇岛外的打渔船都被海浪吞没了,不知道它们飘向了何方,往事已经过去了千年,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临碣石山留下了诗篇,秋风瑟瑟吹来,草木都摇落变衰,人间已经换了新颜。
(对于“后皇乃武再开辟,欲倾东海洗乾坤”的意象化解读)
仿佛上古的帝王以武力再次开辟了新天地,他有着倾覆东海、洗涤乾坤的壮志豪情。
释义
《浪淘沙·北戴河》通过描绘北戴河壮阔的自然景象,回顾了千年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深刻认识和对新中国未来的坚定信念,而“后皇乃武再开辟,欲倾东海洗乾坤”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宏大构想和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更有对新时代到来的喜悦和期待,毛泽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
“后皇乃武再开辟,欲倾东海洗乾坤”这两句虽然非原文直接出现,但却深刻反映了毛泽东诗词中常见的豪迈气概和革命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旧世界的彻底否定和新世界的热切向往。
创作背景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于1954年夏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安全的问题,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享受,也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