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滁州、江州刺史,迁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秋夜的荷叶上凝结了一滴露珠,它清澈地坠落在深邃的夜空中,这滴露珠仿佛被放置在碧玉制成的圆盘上,直到它落下,人们才知道原来它是如此圆润,浓重的露水渐渐汇聚成涓涓细流,稀疏的星星时隐时现,是谁用那碧玉制成的圆盘子,将花蕊和花瓣上的露珠一一收集起来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露珠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细腻情感,诗中“碧玉圆盘子”比喻荷叶,而“和蕊和花一一收”则形象地描绘了露珠落在花蕊和花瓣上的情景,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露珠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秋夜的静谧与露珠的晶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两句,既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又突出了露珠的清澈与神秘,而“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两句,则通过露珠落在荷叶上的情景,巧妙地展现了露珠的圆润与美丽,后两句“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将露珠与花蕊、花瓣以及夜空中的星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夜,韦应物独自漫步于荷塘边,被眼前的露珠景象所触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他作为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