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棠
唐·李商隐
指似青童折海棠,繁枝仍要艳花房。
朝开暮落人皆惜,却向东风怨夕阳。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像青童那样轻轻地折下一枝海棠,繁茂的枝条上依然开着娇艳的花朵,海棠花朝开暮落,人们都感到十分惋惜,却反而向东风埋怨夕阳的匆匆西下。
释义
“指似青童折海棠”描绘了诗人或他人(青童)折取海棠花的情景,青童通常指年轻的童子,这里可能象征着纯真与美好。“繁枝仍要艳花房”则强调了海棠花的繁茂与娇艳,即使被折下,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朝开暮落人皆惜”描述了海棠花短暂的生命周期,人们对此感到惋惜。“却向东风怨夕阳”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埋怨,东风和夕阳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与短暂,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与无奈,前两句“指似青童折海棠,繁枝仍要艳花房”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海棠花的娇艳与生命力,后两句“朝开暮落人皆惜,却向东风怨夕阳”则通过人们的情感反应,进一步突出了海棠花短暂生命的可惜与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对人生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的易逝有着深刻的体会,海棠花的朝开暮落,正好触动了他的这种情感,使他产生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绪,即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
李商隐的这首《海棠》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与短暂,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