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日蔫云乍暑天,倦投山寺借床眠。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烟日蔫云乍暑天,倦投山寺借床眠。

僧言古壁佛画好,试拂蛛丝寻旧缘。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烟雾缭绕、日光黯淡、云气聚集的初夏时节,我感到疲倦不堪,于是前往山寺,打算借一张床来休息,僧人告诉我,寺庙的古壁上有一幅很好的佛画,我试着拂去上面的蛛丝,寻找着与这幅画往昔的缘分。

释义

首句“烟日蔫云乍暑天”描绘了初夏时节特有的天气景象,烟雾朦胧,日光不烈,云气聚集,预示着天气即将转热,次句“倦投山寺借床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和旅途劳顿而产生的疲倦感,选择到山寺中借宿休息,后两句通过僧人的指引和诗人对佛画的探寻,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初夏的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以“烟日蔫云”描绘出初夏时节的特有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倦投山寺借床眠”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疲倦和选择山寺作为休息之地的决定,既表现了诗人的随性洒脱,也暗示了他对山寺的向往和尊重,后两句通过僧人的指引和诗人对佛画的探寻,进一步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佛教文化的敬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行途中所作,当时,陆游可能正游历于山间,感受着初夏时节的特有气息,因旅途劳顿而感到疲倦,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前往山寺借宿休息,并在山寺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神秘,在僧人的指引下,他发现了古壁上的佛画,并试图拂去蛛丝,寻找与这幅画往昔的缘分,这一经历激发了陆游的创作灵感,他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行经历和内心感受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