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严滩
宋·潘阆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滩上渔人暮不归,芦花深处有孤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潘阆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潘阆,字梦空,号逍遥子,北宋初期文人、隐士、诗人、画家,他一生志行高洁,不拘小节,曾在洛阳卖药为生,后流寓杭州,以诗画名世,潘阆的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驶过严陵滩的乌龙嘴,两岸的秋山紧紧夹着秋水,滩上的渔人直到黄昏也不回家,他们泊舟在芦花深处的孤矶旁。
释义
严滩:即严陵滩,位于今浙江省桐庐县附近,相传东汉隐士严子陵曾在此垂钓。
乌龙觜:指严陵滩附近的一处地名,形状如龙嘴。
秋山夹秋水:描绘了秋天时节,两岸山峦与江水相映成趣的景象。
孤矶:指江中突出的岩石或小岛,此处用作渔人泊舟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宁静画面,前两句“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以景起兴,通过“严滩”、“乌龙觜”、“秋山”、“秋水”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江景图,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滩上渔人暮不归,芦花深处有孤矶”则通过渔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渔人暮不归,泊舟孤矶,既是对渔人生活状态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写照。
创作背景
潘阆一生游历四方,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此诗可能作于潘阆游历至严陵滩时,面对眼前的秋日江景,心中涌起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遂写下此诗,通过描绘严陵滩的自然风光和渔人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隐逸的文化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