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野水自流花自落,白云闲卷日闲曛。
几人归去青山外,一路行来白鸟群。
独倚危栏看落照,不知何处是孤村。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以诗为业,曾数次应举不第,后得朋友资助入京应试,终得中进士,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石崖陡峭如同被削得只剩下筋骨,上面半点尘土的痕迹也没有,野外的溪水自由自在地流淌,花儿随风飘落,白云悠闲地卷动,太阳也悠闲地西斜,有几人已经归隐到青山之外,我一路行来,只见白鸟成群飞翔,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夕阳落下,却不知何处是孤独的村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所见之景,通过石崖的陡峭、野水的自流、花落的自然、白云的悠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闲适的氛围,通过“几人归去青山外”和“独倚危栏看落照”等句,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心境的抒发。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石崖的陡峭和洁净,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基调,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通过野水、落花、白云、白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闲适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尾联“独倚危栏看落照,不知何处是孤村”则通过诗人的独倚和落照的映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山行途中,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所作,当时,杜荀鹤身处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日益加剧,他深感自己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这首诗正是他在山行途中,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