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醉寻》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饮徒亡酒寻不得,寻得一身花露香。
月色醉人何处去,清风扶我过溪梁。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未仕,喜欢吟咏山水,擅长写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酒徒在醉后寻找失去的酒意,却找不到,反而找到了一身的花露香气,在这醉人的月色下,他不知道该去哪里,只能任由清风扶着他走过溪上的小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酒徒在醉后的迷离状态,他试图寻找失去的酒意,却意外地找到了一身的花露香气,这既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失落,在醉人的月色下,他迷失了方向,只能任由清风引导他前行,这既表现了他的无助和彷徨,也体现了他的随性和洒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酒徒在醉后的迷离状态,首句“饮徒亡酒寻不得”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寻得一身花露香”则通过意外的转折,为全诗增添了趣味和意境,后两句“月色醉人何处去,清风扶我过溪梁”则进一步渲染了醉后的迷离和彷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随性和洒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未仕,喜欢吟咏山水,擅长写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在长期的游历和生活中,他可能对酒徒的迷离状态有所观察和感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诗,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饮酒文化盛行,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但关于其具体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记载并不详尽,因此以上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