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春雨春山路,喜子能来愁子去。全诗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杂感

春风春雨春山路,喜子能来愁子去。

花落花开总有时,人间聚散情难许。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十国(南唐)

作者简介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他精通音律,工书善画,诗词文赋皆有所成,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前期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后期则因国破家亡,多抒发亡国之痛与人生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春风轻拂,春雨绵绵,春日的山路显得格外清新,高兴的是你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到来,遗憾的是那些离愁别绪之人却已离去,花开花落自有它的时节,人间的相聚与别离,情感却难以轻易许诺与把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春风、春雨、春山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聚散无常的感慨,前两句以“喜子能来”与“愁子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和对离别的哀愁,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以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比喻人生的聚散离合,强调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捉摸。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借春天的自然景象抒发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刻感悟,春风春雨、春山路,构成了一幅清新明媚的春日画卷,为全诗铺设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与希望交织的底色,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尤其是“花落花开总有时,人间聚散情难许”两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叹息,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煜国破家亡之后,彼时他已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也有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