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炭前炉便是窑,饶君是铁也教销。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冶铁谣

唐·李峤

後炭前炉便是窑,饶君是铁也教销。

千锤百炼方成器,世间何物不经熬。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之一,与苏味道并称“苏李”,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他的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写宫廷生活及风物,辞藻华丽,音韵和谐。

译文

在炭火之后,炉子之前,便构成了冶炼的窑炉;即便是坚硬的铁,在这样的高温下也会被熔化,铁器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型,世间又有哪一样事物不需要经历磨砺和考验呢?

释义

“後炭前炉便是窑”描述了冶炼的基本设施,炭火和炉子共同构成了冶炼的场所——窑;“饶君是铁也教销”则强调了冶炼的高温足以熔化坚硬的铁;“千锤百炼方成器”揭示了铁器制作过程的艰辛和必要;“世间何物不经熬”则是对人生哲理的引申,表达了世间万物都需要经历磨砺和考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以冶炼铁器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铁器制作的艰辛和世间万物的共同命运,首句“後炭前炉便是窑”简洁明了地描述了冶炼的场所和设施,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饶君是铁也教销”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冶炼的高温和铁器的易熔性,进一步突出了冶炼的艰辛,第三句“千锤百炼方成器”则揭示了铁器制作过程的复杂和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成功的不易,末句“世间何物不经熬”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将铁器的制作与人生的磨砺相联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峤的宫廷生活经历有关,作为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李峤对宫廷生活和宫廷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在宫廷中,他或许亲眼目睹了铁器的制作过程和工匠们的艰辛劳动,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灵感,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峤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都需要经历磨砺和考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的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被赋予了“冶铁谣”的标题,并加入了最后一句“世间何物不经熬”以深化主题,但根据历史记载,原诗可能只有前三句,在赏析和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传统进行综合考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