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南溪溪北涯,李花看了看桃花。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行尽南溪溪北涯

宋·王安石

行尽南溪溪北涯,李花看了看桃花。

春风不解意,犹自遍山吹落花。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力图富国强兵,减轻人民负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见长,风格峻切豪放,语言简练遒劲,晚年退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

译文

走遍了南溪的北边尽头,李花和桃花交相辉映,竞相开放,春风似乎并不理解人们的心情,仍然肆意地在山间吹落着花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南溪之畔,欣赏到李花与桃花争艳的美景,但春风却无情地吹落了满山的花瓣,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赏析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行尽南溪溪北涯,李花看了看桃花”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陶醉。“看了看”三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现了李花与桃花的相互映衬,又暗含了诗人对这两种花的欣赏与比较,下片“春风不解意,犹自遍山吹落花”却笔锋一转,以春风的无情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淡淡哀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被贬至地方任职,期间他游历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诗篇,这首《浣溪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寄托了自己对变法失败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感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与豁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