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7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骤雨》,全诗原文如下:

骤雨

宋 刘克庄

燕子将雏语夏檐,蛛丝度砌补晴檐。

一时回禄成焦土,不知忽有何忙处,

急洒千千万万痕,雷公驱电母嗔。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但他学识渊博,文辞精粹,诗、词、文均有很高成就,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诗人,也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译文

燕子在夏日的屋檐下与雏鸟低语,蜘蛛在晴朗的屋檐间织补着蛛网,突然间,火神降临,将一切化为焦土,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匆忙的灾难,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如同千千万万条泪痕,雷公驱使着电母,仿佛也在表达着愤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育雏、蜘蛛织网的宁静场景,与随后突如其来的火灾和大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灾难突至的感慨。“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两句,既描绘了雨势的急促猛烈,也隐含了对世事纷扰、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象的急剧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莫测,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而后两句则突然转折,以火雨交加的场景,展现了灾难的突然降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冲击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两句,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既描绘了雨势的猛烈,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和感慨,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罢黜,对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急剧变化,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也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有关,如自然灾害频发、战争不断等,这些社会背景都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