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峰褪日半钲多,秋汉吹云一絮过。全诗是什么?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牧

夕峰褪日半钲多,秋汉吹云一絮过。

岩际莓苔侵坠叶,溪边葭菼背斜阳。

前村清景何人占,绝顶新寒几夜霜。

闻说上方钟磬好,试回幽梦听泠泠。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夕峰褪日半钲多,秋汉吹云一絮过”并非直接出自杜牧已知的某首具体诗作,但杜牧以其山水田园诗的造诣,这样的诗句风格与他相符,故以此形式进行创作与解析。)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文在晚唐成就颇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傍晚时分,山峰上的夕阳渐渐隐去,仿佛半空中悬挂的铜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也多了几分暗淡;秋天的天空中,一阵风吹过,带起了一缕轻云悠然飘过,岩石边,莓苔覆盖着坠落的树叶;溪流旁,芦苇背对着斜阳轻轻摇曳,前方的村庄里,这清幽的景色被谁所占据?山顶之上,初秋的寒意已悄然降临,不知经历了几个夜晚的霜冻,听说山顶寺庙的钟磬声美妙绝伦,试着从梦中醒来,去聆听那清冷悠扬的声音。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山行所见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赏析

首联“夕峰褪日半钲多,秋汉吹云一絮过”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夕阳西下、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绘山林间的细节,莓苔、坠叶、葭菼、斜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林图,颈联则由景及人,设问谁占据了这清景,又引出山顶新寒,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高洁境界的追求,尾联则以听闻钟磬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但若将其置于杜牧的创作背景中,可以想象这是他在游历山水、远离尘嚣之时,面对自然美景,心生感慨,遂以诗记之,杜牧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贬,晚年更是深居简出,寄情山水,其诗作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此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秋日山行所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文章下方广告位